来自网友【日落使我头皮痒】的评论弗朗索瓦·吉拉德是一位痴迷于古典乐和小提琴的导演。他还喜欢巴赫,总是在他的电影里听见巴赫,真好,一位热爱古典乐的导演。 这部电影只有音乐吗?不是的,导演还擅长情感。 看到台湾版翻译此片为逝者如歌,译名已经点在主旨上。大陆版叫做《名字之歌》(song of names),就是直译,比较省事,但也有简洁美。时间来到二战时德国入侵波兰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。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个消失35年的人,主角不是寻找的那个人,而是消失的人。这个人叫多维德,他还有一个波兰的本名,叫瑞博波特,是犹太人。当然,人世间本没有种族之分,所有人都是一样的。只不过,战争或者说极端的种族主义,擅于经营一些言论,好像一些人生来优越于另一些人。多维德是犹太人,我说出这句话就已经觉得错了,这是历史的建构。好在电影中的多维德与马丁懂得,一份纯粹的友谊超越人之外的东西(无论那是什么)。他们一同经历过迷惘,跳出生命的壁龛,在这诸神黄昏。有几个场景还挺吸引人的。第一场景是多的习惯,称为幸运的习惯:松香摩拭琴弦后,你再亲上松香一口,人与音乐的深情一吻。我小时候学过小提琴,后来半途放弃,现在我知道了,我是不够爱。我也自知自己不是这块料,所以弃之不可惜。第二是多与约瑟夫在贫民窟还是避难所的合奏。这一场景是振奋的。尤其是当多目睹战争之火依然在家乡蔓延之后。当他说出“我的姐妹和父母,他们在波兰华沙,一直都会是这样的”之后,这场合奏多么必要。这是一种精神的汇合,什么都不用说,音乐替他们说了,为他们共同的故乡与家园祈祷。音乐能做注释的地方,嘴巴就多余了。第三就是电影的点题。尊重死者——为死者演奏(在战争中死掉的几万人,甚至更多),名字之歌的意义出来了。多改信虚无,他看得更广博,想要祈祷的和慰藉的人更多。他将名字之歌改成旋律,在骨灰之地演奏,为生灵,为大地。 不需要有罪才会有罪恶感。本片的节奏是慢的,即便主题是战争、死亡和消失,电影的叙事还是像生命之河缓缓流出,不急不躁。不过,就像《红色小提琴》,这部电影和导演的电影风格是统一的,是一致的。虽然如此,我好像也不会看第二遍了。可能是因为人物个性不够明显,友情的部分比较淡,很多情节只是点到为止,不说破,像是诗。不过还是要说,这和导演的风格是自洽的。
来自网友【新橋】的评论「名字之歌」(The Song of Name)。一个延续了35年寻找的故事。不知道电影内容,所以当发现剧情与音乐有关,是惊喜。再等到Martin出现,又是小惊喜,是「海上钢琴师」的1900蒂姆·罗斯(Tim Roth)饰演。演对手戏的是克里夫·欧文(Clive Owen)。电影的背景是二战,更确切地说,是以波兰大屠杀为背景。从音乐的角度讲述犹太人的命运。名字之歌,是指犹太人把逝者名字串成歌吟唱下去,让生者不会遗忘。名字之歌是逝者之歌。我更喜欢电影的回忆部分。Martin和Dovidl初初相识。两个男孩在弥漫着音乐的温情、弥漫着友情的纯真里一起长大。所有的相遇都是有原因的,Martin和Dovidl也是。电影的配乐更多是以小提琴为主,合着迷蒙的怀旧摄影,铺设出一个有些悬念、锥心之痛的故事。我理解Martin35年对Dovidl不放弃的寻找,因为,其间有对自己父亲的情感,当然更是因为Dovidl带给他生命的烈度和热度。「我不愿错过那生活,一分一秒也不愿。Dovidl带来和揭开的是情感的烈度。他向我展现,激情能避免无趣的生活。自然迸发的音乐,就连世俗之人也能升华、动容。我无法抹去那个想法,也不愿抹去。它是我存在的理由。」电影最后,Dovidl留下珍贵的小提琴和一封信后,再次消失在Martin的生命里。彻夜难眠的Martin坐在桌前,读起名字之歌……